公司动态
 
首页 > 公司动态  >  2025V5 | 去氧肾上腺素手性杂...

2025V5 | 去氧肾上腺素手性杂质分离 “卡脖子”?QCS立项破局,教你一招制胜!

2025-03-17


在药品研发中,手性杂质的精准分离是质量控制的核心挑战。近期,我司技术团队在去氧肾上腺素项目的中控分析中,攻克了去氧肾上腺素手性化合物分离的难题!从文献复现到自主优化,从“拖尾严重”到“完美分离”,一起来看看这场技术攻关的全程记录!


产品介绍:去氧肾上腺素(Phenylephrine)是一种α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,主要用于收缩血管和升高血压。主要通过激活血管平滑肌上的α1受体,引起血管收缩,增加外周阻力,从而升高血压。


一、研发背景:中控分析遇难题

鉴于客户在研究去氧肾上腺素的时候,都要重点监控其对应异构体杂质的量,所以我中心也开发了该手性杂质,具体的产品信息如图1:


图1:S-去氧肾上腺素和去氧肾上腺素结构信息


为确保去氧肾上腺素项目的顺利推进,技术团队需建立关键手性杂质的内控检测方法。然而,目标化合物(去氧肾上腺素手性异构体)的分离效果始终未达立项标准——分离度不足、拖尾因子超标,成为研发路上的“拦路虎”,如图2。


图2:初始检测结果


二、初探文献:方法复现遇瓶颈

团队首先采用客户分享方法(如图3),并严格按照文献条件配置色谱柱(如图4:Dr.Maisch ReproSil Chiral-AM,5μm,250×4.6mm)。然而结果依然不理想,主峰与杂质峰重叠严重!


图3:客户分享方法


图4:客户手性方法色谱柱


三、自主优化:调整PH反遭“滑铁卢”

面对文献方法的“水土不服”,团队尝试调整流动相PH值。
调酸实验:主峰严重拖尾
调碱实验:杂质峰出现肩峰,分离度不升反降(如图5)。


图5:调酸/调碱后的色谱图对比


结论单纯调整PH无法解决问题,需另辟蹊径!


四、破局关键:色谱柱筛选“死磕到底”

技术团队与多家手性色谱柱厂商展开深度合作,针对手性分离特性,筛选了研创的系列手性色谱柱,发现Y3色谱柱与提供方法的色谱柱填料一致。


最终方案:研创品牌手性柱(型号:EnantioPak Y3 250*4.6mm,5um)脱颖而出(如图6)!


图6:优化后色谱图


效果惊艳:主峰与杂质峰基线分离,峰形尖锐对称!


五、成果落地:内控方法终确立

基于优化后的色谱条件,团队成功建立了去氧肾上腺素手性杂质的内控检测方法,关键参数均符合立项要求!


结语

从“文献复现失败”到“自主优化成功”,这场技术攻坚战不仅体现了团队“死磕到底”的研发精神,更印证了精准选材与深度合作的重要性!未来,我们将持续优化分析方法,为药品质量保驾护航!如需技术细节支持或合作探讨,请联系本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