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动态
 
首页 > 公司动态  >  2025V13 | 含硼化合物水分测定...

2025V13 | 含硼化合物水分测定:方法差异与干扰解析(以克立硼罗为例)

2025-08-25

 

近期看到木子说色谱公众号上的《水分测定有那么简单吗?》文章中提到含硼类化合物的水分测定偏高,想到之前检测克立硼罗的KF和LOD数据差异。

 

舒坦明(克立硼罗)2%软膏剂是一种新型的小分子、非激素、非甾体类抗炎的磷酸二酯酶4(PDE-4)抑制剂。PDE4介导环磷酸腺苷(cAMP)向单磷酸腺苷(AMP)的转化,从而降低细胞内cAMP水平。在生理学中,T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中的高水平cAMP可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。特应性皮炎患者体内白细胞和单核细胞表现出低水平的cAMP和异常高的PDE活性,而PDE活性增加与炎症反应性有关。抑制PDE可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。

 

1: 克立硼罗结构

 


一、克立硼罗KF和LOD数据差异


1.KF数据

 

2.LOD数据

 

从两种方法检测的数据来看,水分检测结果相差7%,数据不对应。

 


二、原因分析


含硼化合物,特别是有机硼酸、硼酸酯(硼酸盐)(克立硼罗即属于此类),在KF测定中常会遇到显著干扰,导致结果偏高且与LOD结果差异大:

 

硼原子的路易斯酸性

硼原子(特别是三价硼)具有空p轨道,是强路易斯酸。

 

卡尔费休试剂中的关键组分(ROH - 甲醇/乙醇,Base - 吡啶/咪唑)都是路易斯碱。

 

主要干扰机制:

络合/加合物形成 硼原子与KF试剂中的碱(如咪唑)或醇(RO?)发生配位反应,形成稳定的络合物。这些反应本身不消耗水,但会改变反应体系的化学平衡或消耗KF试剂中的有效成分,使得滴定终点判断困难或需要更多碘才能达到终点,导致测得的水分值虚高。

 

水解/醇解反应 某些硼酸酯(如克立硼罗中的硼酸酯键)在KF试剂环境(含醇、可能有微量水)下可能不稳定,发生水解或醇解反应。这些反应可能释放出额外的水分子(来自样品本身或环境)或产生能与碘发生副反应的物质,同样导致结果偏高。

 

副反应消耗碘 除了主反应,硼化合物或其分解产物可能与碘发生其他氧化还原反应,非特异性地消耗碘,导致仪器误认为这部分消耗的碘也是用于滴定水的,从而使测得水分值高于真实值。

 

KF与LOD差异的缘由:

KF法结果偏高 上述干扰机制(主要是络合反应和非水副反应消耗碘)导致KF法测得的“水分”值显著高于样品中实际的物理结合水含量。

 

LOD法结果 干燥失重法(LOD)测量的是样品在特定温度和时间下加热后的总质量损失。这个损失不仅包括水分,还包括样品中可能存在的挥发性溶剂、低沸点组分、甚至样品热分解产生的挥发性产物。对于克立硼罗这类复杂分子,热分解的可能性较大。

 

差异根源:

KF法:受化学干扰影响,夸大了“水分”结果(包含了副反应造成的假性水分信号)。 

 

LOD法:反映的是总挥发性物质损失,可能低估了真实水分(如果有些水结合紧密不易烘出)或高估了水分(如果包含了其他挥发性物质或分解物)。

 

结论 

对于克立硼罗这类含硼化合物,KF法由于严重的化学干扰,其测得值通常远高于LOD法测得值,且两者均不能准确代表真实的物理结合水含量。

 

KF结果偏高是干扰所致,LOD结果则受热稳定性和挥发物组成影响。差异主要源于KF法的特异性干扰。

 


三、其他不能使用卡尔费休试剂检测水分的样品类型


除了含硼化合物,还有许多类型的样品会干扰KF测定,导致结果不准或失效:

 

强还原性物质

例子: 硫醇(R-SH)、硫化物(H?S, R-S-R')、亚硫酸盐、二价锡盐、抗坏血酸等。

 

问题: 这些物质能直接与KF试剂中的碘(I?)发生还原反应,消耗碘,导致测得水分值虚高。

 

强氧化性物质

例子: 过氧化物(H?O?, ROOR)、高价金属氧化物(如CrO?, MnO?)、碘酸盐、醌类等。

 

问题: 这些物质能将KF试剂中的碘离子(I?)和氧化成碘(I?),导致滴定尚未开始或进行中就有额外的碘产生,使得滴定终点提前或无法到达,导致测得水分值偏低或结果不稳定。

 

能与KF试剂组分发生反应的化合物

醛类、酮类: 特别是低级醛(如甲醛),易与KF试剂中的甲醇发生缩醛化反应,释放出水分子(RCHO + 2CH?OH → RCH(OCH?)? + H?O),导致测得水分值虚高。酮类也可能有类似但较弱的反应。

 

活泼硅烷/硅氧烷: 可能释放氢气或与试剂反应。

 

金属氢氧化物/氧化物: 如生石灰(CaO)、苛性碱(NaOH, KOH),它们本身会与水反应或吸水/CO?,处理困难且可能干扰反应。

 

能生成水的化合物

例子: 羧酸酐((RCO)?O + H?O → 2RCOOH)、强酸与醇反应(酯化)、某些缩合反应。

 

问题: 这些化合物在KF试剂环境中会缓慢与水反应或彼此反应生成水,导致水分值随时间不断升高,结果不可靠。

 

不溶性样品或反应性固体

例子: 某些金属、金属氧化物、碳酸盐、干燥剂等。

 

问题: 水分可能被包裹难以释放完全;固体表面可能与试剂发生副反应(如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CO?,可能干扰终点检测)。

 

含活泼金属的化合物

例子: 有机金属化合物(格氏试剂、烷基锂等)。

 

问题: 极其活泼,可能与试剂中的任何质子源(包括微量水、醇)剧烈反应,甚至危险,且干扰严重。

 


四、总结


克立硼罗作为含硼有机化合物,其路易斯酸性的硼中心会与卡尔费休试剂中的路易斯碱组分(醇、碱)发生络合或诱导副反应,非特异性地消耗碘或改变反应平衡,导致KF法测得的水分值显著偏高。

 

LOD法测得的是总挥发性损失,可能包含水分、溶剂和分解产物。两者原理不同,受干扰因素不同,因此结果差异大。

 

KF法虽为水分测定的标准,但对含硼化合物、强氧化/还原剂、醛酮、能生成水的物质等众多类型样品存在固有局限,选择方法时必须考虑样品相容性。